新闻动态   News
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以色列两型“箭”反导系统接连两次拦截实验失败

2014/12/29 20:22:44      点击:
据美国路透社2014年12月16日报道,以色列当日在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帕尔玛希姆空军基地进行“箭-3”反导系统的拦截试验,试验人员指挥“箭-3”反导系统连发射拦截弹。然而,当靶弹在海上飞行时,拦截系统无法锁定目标,在完成发射倒计时之后没有任何反应,为避免浪费拦截弹,以色列取消了发射行动。无独有偶,美以此前于9月9日对“箭-2”导弹进行的联合拦截试验也未能成功拦截靶弹。试验中,“箭-2”导弹按照预定程序成功发射、识别并跟踪了目标,但最终未能成功击中靶弹。两次拦截试验的失败,或使以色列发展反导系统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挫。


周边威胁林立催生以色列最密集反导系统


犹太民族曾在历史上遭受过种族灭绝的灾难,以色列人都有着强烈的“危机感”。在获取“安全感”的道路上,以色列不断进行军事改革。如今,它正在试图打造一支具备全方位作战能力的军队。在全世界的印象中,以色列军队具有很强的攻击性,以夺取战场主动权和军事胜利为最高目标,发起“先发制人”的进攻一直是它的“不二法门”。然而,这种长期实行的进攻战略正在悄然发生变化——积极防御能力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

随着“哈马斯”掌握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主导权,使得以巴和谈难以为继,巴勒斯坦武装发动的袭击行动变得越来越频繁。特别是塔利班和“基地”组织的日益“国际化”,把以色列推到了伊斯兰非国家武装组织发动袭击的风口浪尖。面对来自周边地区的现实和潜在威胁,以色列空军曾经以攻击、攻击再攻击的方式,在空袭贝卡谷地、奇袭伊拉克核反应堆、偷袭叙利亚核物资基地等作战中战果累累。尽管今日的以色列空军仍保持着地区性首屈一指的进攻战力,但随着近年来伊斯兰国家的进攻战力不断提升,使得以色列空军不得不将发展重心从一味进攻转向既能攻又能防。


以色列空军近年来积极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,极力打造多层反导体系,已成为世界上导弹防御系统部署最密集的国家之一。按照国际军界通行的划分标准,弹道导弹有多种分类方法:依据作战任务的不同,可分为战术弹道导弹和战略弹道导弹;依照射程的不同,可分为近程弹道导弹(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)、中程弹道导弹(射程约在1000-3000公里之间)、远程弹道导弹(射程在3000-8000公里之间),以及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。与之相对应的,根据防御区域的大小和被拦截导弹射程以及所处飞行阶段的不同,国际上已经部署或正在研制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大致可分为三大类。


第一类称为“点防御”系统,也可叫作“末段”防御系统,这类系统具有反战术弹道导弹、反飞机和反巡航导弹的能力,主要用于保护点目标或者范围很小的地区的系统。第二类称为“面防御”系统,或中后段防御系统,即在来袭导弹飞行的中后段实施拦截的系统,这类系统可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,甚至是洲际弹道导弹,主要用于保护较大地区,美国的地基中段防御(GMD)系统、以色列的“箭”式反导系统就属于这一类。第三类称为“助推段/上升段拦截系统”,用于拦截刚发射不久,仍处于助推飞行中或上升飞行中的战区弹道导弹。在助推段实施拦截,不仅使被拦截的导弹碎片落不到它要攻击的地区,反而会落到发射导弹国家自己的领土上。美国研发的“全球机动激光器”系统就属于这一类。


美以联合研制的“箭-2”反导系统已部署成军


由于伊朗、叙利亚等中东国家弹道导弹技术的不断提高,尤其是射程的不断增加,这些国家给以色列带来的导弹威胁日益升级。因此,以色列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在寻求和美国合作,开发适合自身国情、军情的战区反导系统。1986年,以色列在与美国签订理解备忘录(MOU)后就开始研制潜在的TMD系统。20世纪90年代初,两国在初始型“箭-1”战术导弹防御系统演示试验的基础上,开始研制可用于实战的“箭-2”导弹防御系统。该系统于2000年3月开始正式在以军部署,目前以军至少已部署两个导弹连,官方称其在试验中的成功率约为90%。“箭”式导弹原来只在以色列生产。由于它是美以双方共同研製,且初期投入以美国为主,因此除非获得美国同意,以色列不能将导弹卖给第三方。但从2002年起,这一限制被取消。在这一年,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还与美国波音公司签署了备忘录,对“箭”式导弹进行合作生产,目前“箭”式导弹的很多零部件由位于美国芝加哥的波音公司制造。


“箭-2”系统主要用于拦截末段飞行的近、中程战术弹道导弹。自2003年以来,美、以继续对“箭-2”导弹进行性能改进及试验,这项改进工作为期5年,旨在提高用其拦截中东国家(主要是伊朗)射程更远的中程战术弹道导弹能力。“箭-2”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:第一部分是“箭-2”拦截弹及其发射架,每个发射架上携带6枚“箭-2”拦截导弹;第二部分是“绿松树”火控雷达,工作在L波段,有效探测距离可达500千米;第三部分是作战管理与指挥、控制、通信系统,主要由“香橼树”作战管理中心和“榛树”发射控制中心两部分组成。